臺當局宣布明年將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,引發各界批評。高榮臺南分院精神科前主治醫師蘇偉碩先前就曾指出,萊克多巴胺促動TAAR1的活(毒)性,可能是搖頭丸的250倍。日前他再提醒,美國人近幾年平均壽命降低,雖還沒有研究是否與萊克多巴胺有直接關系,但只要有疑慮,都應預防。 10月26日舉辦萊豬公聽會,蘇偉碩表示,先前曾說空氣中可以驗出萊克多巴胺,被以為是在講“瘋話”,但美國德州科學家研究,空氣中的微粒、濕地中的水及土壤,都可驗出萊克多巴胺,臺“農委會”預告時也提出意見并遞交科學證據,但遭回,只是配合臺衛福部門開放。蘇偉碩認為,“農委會”除了有關畜牧業的永續經營外,對于環境生態的保育也不能棄守。 有人會提出質疑,3億美國人吃了萊豬21年都沒問題,蘇偉碩直言,“美國人要出代志了!”1999年萊克多巴胺正式合法進入美國食物鏈,2015年開始,美國人平均壽命減短了,跟萊克多巴胺是否有關,科學界應該去研究,但事實是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減短了,就科學上的預防原則來說,我們有權利踩煞車,難道要等出事嗎? 此外,根據美國CDC生命統計資料,蘇偉碩指出,美國人2018年平均壽命是78.7歲,2015~2017這三年中,平均壽命是在降低的,以最高平均余命來說,2018年美國人平均壽命回升速度比2014年還低,且在線蟲及果蠅的實驗,也顯示壽命會降低,是不是萊克多巴胺引起的,當然要進一步研究,但在美國無法證明有沒有直接相關前,臺灣應保持疑慮,先不要開放大量萊克多巴胺肉品到臺灣市場,等確認后再討論也不遲。 來源:中時新聞網
責任編輯:左秋子 |